三國時曹丕在《典論·論文》中說:“蓋文章,經國之大業,不朽之盛事?!卑褜懽魈Ц叩搅藰O致。這個論斷似乎有些夸大,但從實際工作看,把文章寫好,確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手段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寫文章即使是雕蟲小技,也是機關工作人員應當掌握的重要技能。如何寫作?各人體驗不一,這里談談自己的一些淺顯體會。
一、文稿寫作有規律可循
寫文章是有規律的,對待文稿不要怕,既要舉重若輕,又要舉輕若重。換句話說,思想上要把它當一回事,能力上又不要太把它當一回事。做到這一點,需要學習,需要積累,需要底氣,同樣需要技巧。有人否定“寫作有技巧”。個人之見,有時講點技巧,會比較容易入門。
文無定法,但有基本的要求。具體地說,“文無定法”,說的是行家里手可以得心應手,對初入門的人來說,卻要從常規抓起,把握文稿寫作的基本規律。這不是主張八股文,而是說,應該關注人們的認知特點,并據此從文稿寫作的普遍性抓起。
文稿規律在哪里?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:
第一,框架有大體格式。公文不用說,找一本書看看一目了然。講話稿多種多樣,“三段論”卻是長篇講話稿的基本程式。為什么要做,做些什么,怎么做,表述雖然千變萬化,內容終歸萬變不離其宗。
第二,文法有大體特點。上對下提要求用“要”字句,下對上匯報工作用“是”字句。
第三,標題有大體講究。標題應有概括性,應體現觀點,這是一定的。具體一點,拿匯報材料說,如果主要是匯報落實情況,正文內大標題可以是“思路+措施+成效”;如果主要是匯報下一步打算,正文內大標題就不必提成效了,把思路和措施講清楚就可以了。各段內小標題同樣如此。
二、文稿寫作的流程:三個階段
第一階段:準備工作,可以用十個字概括:功夫在平時,閑在不閑間。俗話說,“養兵千日,用兵一時?!贝驊鹑绱?,寫文章同樣如此。如果沒有平時的日積月累,儲備不足,肚子里沒貨,一旦接到文稿任務,決不可能很好地滿足工作要求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一篇文稿的寫作,并不是從接受任務這一刻才開始的,此前的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屬醞釀準備階段,是必不可少的程序。平時不留心,臨時抱佛腳,必然是“叫地地不應,叫天天不靈”。從事文稿寫作,一定要注重平時的功夫,眼觀六路、耳聽八方,多掌握情況,多積累素材,多提煉觀點。怎么準備?
1、要做工作的有心人。寫文稿一定要熟悉工作情況,做了什么,要做什么,該做什么,要了然于胸。
2、要做文稿的收藏家。看到自己可能用得上的文稿,要及時收藏起來,以便屆時參考之用。模仿是創造的基礎。
3、要做報刊的好讀者。業務報刊,經??纯?,以提高理論水平,知道上面的要求,外面的動態,確保與時俱進?,F在已步入網絡時代,要善于運用網絡開闊眼界?!昂糜浶圆蝗鐮€筆頭”,要善于作筆記,把有價值的信息摘錄下來,以備將來拿來為己所用。
第二階段:寫作過程,實質上也就是寫作的思維方式,也用十個字來概括:前開后聚合,放收兩相宜。寫作有竅門,是可以“取巧”的,但這種“取巧”不能靠“偷機”,而要靠良好的寫作習慣。就思維方式來說,任何文章的寫作都有兩個運思過程,即構思前的發散性運思和寫作中的收斂性運思?!胺拧焙汀笆铡笔寝q證統一的,“放得開”才能有話可說,“收得攏”才能說所當說。一“放”一“收”,是講話稿寫作中必須認真把握的兩個過程。這就好比漁夫捕魚,“放”就是撒網,“收”就是“收網”。
在這方面,個人寫作習慣:“一想二篩三串”,先想清楚,再串起來,就成了文稿。
怎么“想”?就是要學會“放”,即發散思維,放開來想。寫文章需要材料,需要先解決寫什么的問題?!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”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發散思維的目的就是找材料,有了任務,可以對著一張白紙,圍繞所定主題“胡思亂想”,找到“米”來,羅列出與主題相關的觀點及相應素材。
怎么“篩”?就是要學會“收”,即聚焦思維,因需選材。把“胡思亂想”的東西作個篩選,用不上的劃掉,用得上的留下。
怎么“串”?就是把準備好的內容予以整合,連綴起來。要緊扣主題,將已經確定的可以使用的材料,按照一定的布局有機組合起來,整合成富有條理的文章。
第三階段:修改完善,即精心打磨,同樣用十個字來概括:不厭百回改,千錘始成金。好文章是改出來的,翻來覆去多打磨打磨,才能臻于至善。杜甫“語不驚人死不休”、韓愈“唯陳言之務去”、賈島“二句三年得,一吟雙淚流”、盧延讓“吟安一個字,捻斷數莖須”等,僅唐朝就可找出如此之多有關選詞煉句的經典名言,可見寫文章是要舍得下力氣錘煉的。
如何改文章,是一個難題,尤其是對于寫作者自身來說,自己的文章要讓自己看出問題來,并進行糾正,還真是不容易。為此,在修改過程中,不妨從“五看”入手,靜下來看一看,潛心揣摸,反復敲打。
一看主題是否扣緊。離題萬里,這稿子就是廢稿。要先看文章大標題是否緊扣會議主題,再看各大標題下的小標題是否緊扣所屬的大標題,層層圍繞中心,文稿主題鮮明,這是最基本的要求。沒有扣緊的,要通過增加過渡性語句等適當的方式予以補救。
二看框架是否合理。審視一下,看有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順序,內容的安排有沒有錯位,文章整體結構有沒有做到環環相扣、周密嚴謹。
三看內容是否遺漏。闡述道理的,觀點準不準、全不全,道理講得透不透;講舉措的,辦法夠不夠、實不實,措施有沒到位。
四看重點是否突出。面面俱到的文稿,看起來八面玲瓏,其實,由于平均著墨,難免如蜻蜓點水,讓人不知所云?!皾鈯y淡抹始相宜”,要著眼于增強文稿的針對性,本地實際工作中急需解決的方面予以“濃妝”,一般性要求予以“淡抹”,甚至略去不提。必須注意的是,一定要有忍痛割愛的氣度,即使是自己冥思苦想的所謂神來之筆,如果有可能因辭害意,也要毫不猶豫地舍棄。
五看文句是否準確。看看有沒有錯別字,有沒有語病,同時,還要看看哪些表述不太符合領導的語言風格。這個過程可以采用“模擬演練”的方法,即自己多念幾遍,這樣更能夠發現問題。
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寫作者來說,則不需五個方面都去看,通常是看看細節,具體到一個字,就是“摳”,潛心精雕細刻。作文好比制陶。制陶工序雖然繁瑣,但大致可以簡化為做粗坯子和打磨兩方面。就作文而言,做粗坯子就是拿出初稿。這是基礎,出了初稿,就有了深加工的對象,接下去好說。成品出來了,打磨刨光,即修改完善。如何打磨?可分作三大塊。一是補缺,看看有否遺漏重要內容;二是雕花,添加一點個性鮮明的觀點;三是去贅,刪去一些可有可無的話。
三、文稿寫作中需要關注的三個方面
1、把握文稿的用途。使用這個材料的人的身份是什么,在什么場合下使用,看或聽這個材料的對象又是誰。
2、注重體現思想性。沒有觀點,思想貧乏,所謂的好文筆是立不住的。
3、學會運用互聯網。“君子性非異也,善假于物也?!币M得去出得來,用網而不“泥網”,“化用”而不“搬用”,下載即用大抵無用。
熱門推薦
請填寫有效的聯系方式,我們將盡快跟您聯系